9月19日至21日,以“安全营养与健康,智能制造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果蔬农产品新质加工与营养健康创新论坛”在西安成功举行。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作为协办单位深度参与了论坛。
本次论坛由西北大学、国际食物营养与安全协会、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联合主办。论坛汇聚了中国工程院朱蓓薇院士、谢明勇院士等国内食品科学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以及全国高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的670余位代表参加。



西北大学党委书记蒋林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为促进食品学科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果蔬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他指出,西北大学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农产品新质加工与营养健康领域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农业农村处处长郑永岗强调,本次论坛是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满足人民健康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
论坛主题报告环节精彩纷呈,七场大会主题报告涵盖了食品科技的最新研究方向。朱蓓薇院士以“AI重构饮食生态——食品工业4.0赋能家庭烹饪智能体的技术跃迁”为题,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消费场景中的应用前景。谢明勇院士聚焦“果蔬益生菌发酵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分享了益生菌技术如何提升果蔬产品营养与风味的实践成果。其他专家分别从超高压技术、浆果花色苷营养、核桃肽改善记忆功效等角度,展示了食品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岳田利教授所作的《微生态富硒营养健康食品产业链关键技术》主题报告,与安康地区富硒产业发展高度契合,为双方未来在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本次论坛同步设立了9个分论坛,涵盖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果蔬农产品精准营养与人类健康、功能食品健康因子挖掘等多个主题,共计125篇专题科研报告,从不同维度进行了科研成果展示,形成了果蔬农产品全产业链创新研讨矩阵。
作为协办单位,农生学院的教师积极参与了本论坛的交流讨论。参会教师结合秦巴山区特色果蔬资源的研究成果,与国内顶尖专家和同行建立了联系,深入了解了果蔬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论坛形成的“科技是果蔬产业升级核心驱动力”共识,为农生学院的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将助力学院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秦巴山区果蔬资源从“资源优势”向“健康价值”转化。同时,通过协办此次高水平论坛,我院进一步拓展了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学术网络,为学院食品与营养硕士点建设与科研创新注入了新活力。
撰稿/付路静;审核/李川;发布/王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