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我院特聘教授、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廖正平研究员,在江北校区乡村振兴学院报告厅,做了题为“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专题学术报告。此次报告旨在搭建古树名木保护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师生对这一重要生态与文化资源的认知,学院相关专业师生80余人共同聆听这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分享。
报告伊始,廖正平研究员结合自身长期深耕植物保育与古树名木保护领域的经验,指出古树名木作为“活态遗产”的核心意义。他强调,古树名木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载地域历史文化、见证时代变迁的“活文物”,其保护工作关乎生态传承与文化延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核心内容分享中,廖正平研究员围绕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关键环节展开论述。他从古树名木的资源普查与认定入手,讲解了如何科学甄别、分级古树名木,为后续精准保护奠定基础;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当前古树名木保护中面临的自然衰老、环境破坏、人为干扰等常见问题,让在场听众直观了解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与复杂性。
针对如何有效开展保护工作,廖正平研究员重点阐述了科学管护的理念与方法。他提到,古树名木保护需遵循“因地制宜、一树一策”的原则,从树体健康监测、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到应急救护,每一个环节都要依托专业技术,确保保护措施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此外,他还强调了法治保障在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增强法律意识,共同守护古树名木资源。
随后在科研项目申报座谈会上,廖正平研究员结合自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感悟介绍了项目申报、完成的具体做法和技巧,并耐心解答现场老师们的疑问,给出了具体建议。鼓励师生参与地方古树保护科研。现场氛围热烈,让师生们收获颇丰。
此次学术报告不仅为师生们普及了古树名木保护的专业知识,更激发了大家参与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后继我院将继续依托特聘专家资源,开展更多此类学术活动,为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注入动力。
附:廖正平研究员简介
廖正平,研究员,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古树名木保护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林科院生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林草局漆树产业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国家林草局漆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检质检总局漆树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主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导师、西北大学农业风险管理研究员、中国花卉协会蕨类植物分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分会理事。长期从事植物保育、漆树产业、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工具书1部。
撰稿/张心愿;审核/李川;发布/王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