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我院举办以高教发展形势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会。副院长杨芳、李川以及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探讨了新农科人才培养与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议题。
会上,杨芳介绍了《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的制定背景并重点解读了指南内容。她指出,《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新农科建设而制定的关键指南。该指南旨在引导涉农高校深化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以满足国家对急需紧缺农林人才的需求。

杨芳详细阐述了指南中设置的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这些专业紧密围绕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如生物育种科学、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智慧农业等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型农林人才。她强调,学院将以此指南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随后,李川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 - 2035年)》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表示,该规划明确了农业强国建设的目标和路径,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要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李川指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整合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革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精准、智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力。学院应积极响应规划要求,加强科研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本次专题报告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高教发展形势、新农科人才培养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平台,还进一步明确了学院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未来,农生学院将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科研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农林人才,助力农业强国建设而努力奋斗。
撰稿/樊金花;审核/杨芳;发布/王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