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群是我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教育、园林、农学和环境科学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或骨干专业课。
植物学课程群教学团队现有人员13人,其中副教授6人、讲师6人;博士3人、硕士5人,本科4人;平均年龄37.5岁,45岁以上2人、45岁~31岁8人、30岁以下(含30岁)3人;来自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陕西理工学院等高校。教学团队承担农林生物类各专业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树木学》、《观赏植物学》、《观赏树木学》、《花卉学》、《药用植物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授课班级约每年6个,授课人数每年达150余人。团队带头人杨松杰博士,长期从事《植物遗传学》本专科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1. 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姓名 |
职称 |
学历 |
性别 |
年龄 |
毕业学校 |
在教学团队中承担的工作 |
杨松杰 |
副教授 |
博士 |
男 |
45 |
四川大学 |
主讲《植物遗传学》 |
屈国胜 |
副教授 |
本科 |
男 |
45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讲《植物学》及精品课程建设 |
柳林 |
副教授 |
硕士 |
女 |
41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讲《植物分类学》 |
沈大刚 |
副教授 |
本科 |
男 |
39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讲《树木学》及精品课程建设 |
廖咸康 |
副教授 |
硕士 |
男 |
4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讲《花卉学》 |
郭启贵 |
副教授 |
本科 |
男 |
5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讲《药用植物学》 |
王建 |
讲师 |
博士 |
男 |
39 |
西北大学 |
主讲《植物生理学》 |
何帆 |
讲师 |
博士 |
女 |
29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讲《植物生态学》 |
杨芳 |
讲师 |
硕士 |
女 |
35 |
昆明医学院 |
植物形态解剖实验、教学辅导 |
胡凤莲 |
讲师 |
硕士 |
女 |
37 |
中国农业大学 |
植物系统分类实验、实习、教学辅导 |
蔡正旺 |
讲师 |
硕士 |
男 |
31 |
兰州大学 |
植物系统分类实验、实习、教学辅导 |
王茹 |
高级实验师 |
大学 |
女 |
46 |
陕西理工学院 |
植物形态解剖实验、实验室管理和建设、教学辅导 |
2. 教学改革特色
针对《植物学》课程特点,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和改革。在实践教学中,依托华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宫山等实习点开展实践性课程实习,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乡土植物的认识水平。同时积极地引导学生对当地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引种、驯化等教学实践,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校园绿化、苗圃以及教学基地等建设中,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学习的内容,避免了学生在理论学习方面的乏味性。
3. 团队建设计划
1)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要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和重视教学,特别是重视实验教学质量,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采取措施,积极培养青年教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2)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和实验教学研究
由于《植物学》课程群特别强调实验,所以,实验教学显得特别重要。在正确处理好传统的经典实验内容与现代植物学实验内容的关系外,必须更新实验内容。所以,需要有专门的教师研究实验教学,增添新的实验内容,开发实验教学系统软件等。
3)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
为加强教材建设,学校和学院出台相关政策与制定有效措施,鼓励教师把多年的科研和教学成果转化为相应的教材。
4)进一步开放实验室,发挥植物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潜力
进一步开放实验室,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或接受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服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发表更多的研究论文。
总之,通过团队的进一步建设,不仅将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而且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陕南山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我们每个成员的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