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

今天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院系新闻
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十年攻关结硕果:安康学院富硒玉米育种获阶段性突破
发布时间:2025-10-3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近日,由我院解松峰博士领衔的玉米育种团队,历经十余年潜心钻研,在富硒玉米新品种选育领域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为秦巴山区农业产业升级再添新动能,也为陕西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添“农科力量”。

作为一项周期长、投入大、技术密集的系统工程,玉米新品种选育需严格遵循“亲本选配—杂交组配—后代筛选—穿梭育种—多年多点鉴定”的科学流程,后续还需通过品种比较试验、DUS测试、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等多轮严苛验证,才能最终通过省级或国家品种审定。自2010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以来,解松峰博士便扎根秦巴沃土,始终聚焦富硒玉米育种核心需求,以“高产、优质、抗逆、广适+富硒”为核心目标,从种质资源创制与遗传改良两大方向发力。通过连续多代自交纯化技术,团队成功构建起遗传背景清晰、农艺性状稳定、富硒积累潜力突出的自交系种质资源库,为杂交组合配制与新品种选育筑牢“种源根基”。

育种科研亦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自然博弈的“马拉松”。每一组数据的获取、每一个性状的筛选,都离不开科研人员田间地头的坚守。在前期大量基础研究基础上,解松峰团队通过基因型分析与表型鉴定相结合的方式,从数百组杂交组合中筛选出40余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优势组合。今年,团队在紫阳、恒口、旬阳、汉滨等秦巴山区典型生态区布局多点田间试验,全面验证组合在不同土壤、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期间,研究区域遭遇持续1个多月的强降雨天气,极端环境反而成为品种抗逆性的“试金石”——多个优势组合表现出优异的抗逆性与丰产性:株型紧凑度高,抗倒伏能力显著优于对照品种;果穗发育饱满,穗大粒满;对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穗发芽、茎腐病、大斑病等主要病虫害表现出强抗性。目前,编号为191、658、21的3个优势杂交组合脱颖而出,具备进入下一阶段品种比较试验与区域试验的条件。

这项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学校的全力支持。去年12月,校领导在农生学院调研期间,专门听取玉米育种进展汇报,就科研资源调配、成果转化路径等提出指导意见;多位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试验田,实地了解进展,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农生学院及恒口农场厂相关负责人也持续为项目推进提供保障,形成上下协同支持科研的良好氛围。

长期以来,安康学院始终践行“扎根秦巴、服务‘三农’” 办学定位,将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作为服务地方发展的核心抓手,推进农科教融合、产学研协同。此次富硒玉米育种阶段性成果的落地,正是学校“把论文写在秦巴大地上”理念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团队将加快推进优势组合后续试验,力争早日实现品种审定与产业化应用,为秦巴山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更多“安康学院智慧”。

撰稿、摄影/廖咸康;审核/孙保本、李川;发布:王中兴

关闭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安康大道中段安康学院江北校区

联系电话:0915-3358006

传真:0915-3358006 

E- mail:42872719@qq.com

  • 官方微信公众号
  • 筑梦农生
  •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