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精神,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对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园林系主任段展展赴西安参加“AI+微专业‘顶层设计、课程衔接、能力量化评估及精准化建设实操’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华教国培(北京)教育学研究院主办,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形式,汇聚全国高校教学管理者与一线教师,共话AI赋能高等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深刻重塑高等教育格局。国家大力推进“微专业”建设,旨在通过跨学科融合、短周期培养、精准化输出的方式,提升人才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此次培训聚焦“AI+微专业”的系统化建设,围绕顶层设计、课程衔接、能力量化评估与精准化实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培训中,东南大学关秀翠教授以《解构微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密码》为题,结合“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微专业建设实践,系统阐述了AI技术在课程知识图谱构建、个性化学习支持和能力达成度量化评估中的应用路径,并分享了“AI教研西行课程”跨区域协同育人模式。上海交通大学余建波老师则从政策解读出发,介绍了MIT等国内外高校微专业建设经验,重点剖析了上海交大“AI+专业”改革的典型案例,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运行中的创新应用。


本次培训内容系统、案例丰富、实操性强,既有宏观政策的深度解析,又有微观教学的创新示范。通过本次培训,教师深入了解了“微专业”在推动学科交叉、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复合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学习了AI技术赋能课程改革的前沿理念与实操方法,为学院后期开展微专业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清晰的实施路径。
撰稿/段展展;审核/张丽琼;发布/王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