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茶学专业师生实践团赴汉滨区双龙镇,开展了题为“科技赋能茶产业,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企业走访等形式,深化茶产业全链条认知,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首站探访标准化茶园,重点观测陕茶1号、紫阳群体种、大叶种、黄金茶及中茶系列等品种的长势与特征,发现土壤气候导致的长势差、抗逆性弱,及茶尺蠖侵害等问题。老师现场讲解并演示栽培、病虫害防控等技术,同学们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入交流,提升专业认知。

随后,在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团队观摩名优绿茶全自动化加工流程,从鲜叶处理到成品包装全程学习。厂长王伟详解了工艺参数控制要点,特别介绍了"陕茶1号"原料的加工特性及技术要点。同学们参与揉捻、做形等操作,体会科技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并结合专业为企业发展提建议。


在农户家中,实践团队员们与茶农交流种植、采收、销售等情况,倾听其面临的成本上升、劳动力不足等难题,并结合专业就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品质提升等方面给出实用建议,增强服务“三农”的使命感。


最后,团队探访了“陕茶1号”母树园与茶文化展览馆。在母树园内,同学们详细了解这一优良品种的选育历程、特性特征和推广价值,深刻体会到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茶文化展览馆,通过丰富的图文史料、实物展品和多媒体展示,系统了解了当地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现状成就。了解品种选育、茶文化历史,深刻认识种质资源保护与茶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增强专业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通过此次三下乡之行,让我院青年学子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同学们完成了从茶杯到茶园、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学习,更将此次实践所得转化为学习动力,夯实专业基础,坚定了投身茶产业、助力陕茶振兴和乡村振兴的决心。
撰稿/杨梦圆/何梦莹; 指导教师/尹旭超,李冬花; 审核/沙薇;发布/王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