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下午,园林系组织全系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
公开课由《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思政示范课题组沈古理主讲,面向园林专业的学生展开。在课堂上,以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为核心内容,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意义深远的课程。

课程伊始,首先介绍了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他强调,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展示城市形象、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其功能性、艺术性和文化性,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随后,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讲解了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实践过程。他提到,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广场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流线等因素,确保广场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同时,还要注重广场的景观设计和文化内涵,通过雕塑、绿化、灯光等手段,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围。
在讲到广场设计案例时,特别提到了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大型景观雕塑。他分析了这一设计的设计思路,指出其不仅从庆典活动的叙事性、广场空间氛围以及阅兵、彩车、游行之间互动的功能性进行了考虑,更在无形中激发了现场群众的爱国热情。人们在欣赏这一壮丽景观的同时,也深深地被国家的繁荣与强大所打动,从而更加坚定了对祖国的热爱与信仰。

此次公开课不仅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还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中树立了家国情怀和职业担当,激发了他们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撰稿/沈古理;审核/杨芳;发布/王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