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农学系作物栽培学双师课程团队与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作物栽培团队赴汉滨区大河镇农作物国家区域试验点及农作物省级区域试验点联合开展《作物栽培学》双师课程现场教学活动。
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主任刘传林研究员向2021级农学专业学生详细讲解了大河镇农作物区域试验示范田的整体概况、作物种类以及农作物区域试验的重要意义。
![](/__local/A/5A/D1/0BBCAFE965952FB10A597CF4A1B_E652A89A_5B2BD.png)
![](/__local/2/F6/78/833222D5F83961FE8D729EBF5E9_16B349B7_59770.png)
师生们在刘传林主任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油菜国家区域试验田。时值油菜区域试验收获的关键时期,汪德义推广研究员详细讲解了油菜各生长阶段的栽培措施,着重介绍了油菜分段收获和一次收获的区别及对油菜作物品种选择和栽培措施的要求。
![](/__local/5/7B/71/E0C43F46008260B93EAA646D202_E3F6E03C_8D3B1.png)
在小麦国家区域试验田,汪德义推广研究员从小麦区域试验田的选址要求、田间设计,试验规划、品比试验的考察要素、小麦产量组成要素、农艺性状考察,株系样品选择方法、优良品种选择标准、方法等各方面向同学们逐一详细讲解。
![](/__local/8/58/10/C1CDDA2B3CE12AE2834135344DD_EC83B331_564D0.png)
![](/__local/7/FC/F9/035E39B04028114CFDDD039FF9A_E260C303_55CFC.png)
同学们积极的参与了优良品种的选择及矩形试验田的规划当中,使得学生真正做到从书本走向田间地头、学以致用。
高级农艺师陈浩带学生了解了小麦、油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识别、发生规律、防治关键时期及防治方法等,以及通过作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相结合共同保障农作物的稳产、高产的途径。
![](/__local/0/E3/23/488011DD6A5FF5D5F5FE1D34AC5_3A611054_5C312.png)
![](/__local/7/24/46/6F9F36A0147BFF0766A22DF5CFE_CE9A1043_5C73A.png)
在水稻栽培育秧田,汪德义推广研究员为学生介绍了水稻70多个参试品种及目前秧苗长势情况,并对水稻育秧田的设计、规划、水稻育秧技术和栽培管理给予系统讲解。
在设施大棚中,高级农艺师梁静娜从设施大棚的设计、构造、每层膜的不同功能用途、辣椒和西红柿高产栽培的水肥温气管理、整枝打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__local/1/ED/F5/74B225DAAF850C63E423276418B_D9022C9A_56707.png)
![](/__local/4/FC/1A/22821E39C3F707E3EF4332EEEC8_3B74F5AC_5441B.png)
此次作物栽培课程现场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专业老师的现场知识讲解,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直观认识、掌握和理解。同时,通过不同专业老师的全面讲解、同学们的踊跃提问、栽培问题的及时解决,显著提升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此次现场教学,初步达到了《作物栽培学》双师课程的教学目标。
![](/__local/5/AD/EE/99A0422C2894C0D35F9455ED2AE_6480BF52_F6CFB.png)
撰稿/赵卫国;审核/杨芳;发布/王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