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系现有专业教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助教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5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硕士学位教师7人,占教师总数的89%;具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12人。现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安康学院教学能手1人,荣获陕西省课程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人。生物系自2000年开办生物教育(师范方向)专科专业,2007年开办生物技术专科专业和生物科学本科专业,2015年开办生物技术本科专业。
本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近三年获批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7项,荣获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项、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编写教材3部,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安康学院首届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3项,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生物专业学生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2人次,国家级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人次,国家级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5人次,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4人次,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竞赛三等奖2人次;近三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37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27项、校级2项;学生发表文章14篇;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1项、校级铜奖2项。
教师主要的科研方向有:(1)分子育种在汉江黑猪改良中应用研究;(2)猪伪狂犬病毒致病分子机制研究;(3)动物疫病分子检测技术建立与应用(4)富硒菌种开发与应用;(5)野桑蚕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6)蚕茧可溶性蛋白开发与利用;(7)魔芋多糖生物活性研究。
专业定位
本专业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学校中长期发展要求为培养方向,以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为指导思想,立足秦巴、辐射西部地区,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培养动物生物技术产业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造地方本科院校产学合作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秦巴、辐射西部地区,面向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疫病防控等领域的生物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动物生物技术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生产与管理、技术创新与推广、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
近三年,生物技术教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及省、市厅级科研项目20余项,到账经费182万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百余篇。
农生学院
2025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