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

今天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规划(2018-2020年)
发布时间:2019-06-2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意见》、陕西省《关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和《安康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等文件精神,抢抓发展机遇,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依据《本科专业类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和《安康学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特制订本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现状

(一)建设成效

1. 专业简况。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200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2010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有2015—2018级四个年级共183名学生。

2. 教师队伍现状。目前有专职教师7人,首席专家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讲1人;博士2人,硕士5人(其中2人在职攻读博士);有1名教师为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3. 课程体系构成。2016年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在16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体系分为2大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其中通识教育由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组成,公共基础课程学分50,公共选修课程学分8,通识教育占总学分的28.7%;专业教育由专业大类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组成,学分分别为2146.52036.5,占总学分71.3%。在课程体系构建中,遵循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有特色的原则,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密切结合实践,做到专业与工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校内与社会结合,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和过程的创新,实现工程实践能力培养4年不断线。

4. 教材建设。食品专业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食品类专业规划教材。在教材的选用上主要是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和紧密结合专业教育的需要,在理论知识适当的基础上,能够结合专业培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5. 实验室建设。食品专业目前建有食品工艺实验室、食品工程实验室、食品化学实验室、食品分析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另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基础实验室,基本能保障本科专业的教学需要。

6.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实践教学方面,以地方食品企业为主构建实践教学基地。目前与西安阎良百跃羊乳集团公司、兴安米业、欧丰园公司等建有合作关系,作为食品专业实践教学基地。7. 质量工程建设及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经过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以及多渠道、多种形式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教学、科研,尤其是学科发展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建有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陕西省农林与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康市富硒食品技术研发中心,并纳入省级重点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建设中。

8. 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成效。近五年来,本专业学生多次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学生获批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项,获挑战杯竞赛省级奖2项。2017年被学校认定为校级一流专业

专业骨干教师通过在上海海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等高校食品学院学习,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有力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其定位及发展思路上,确定了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系统化的学科发展模式。专业发展定位是突出以应用研究为主线,多学科交叉及理工结合为特色、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有较大作为为目的,力争经过若干年不懈的努力使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在富硒食品研究、食品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农产品贮藏、食品功能和安全检测与评价等领域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

(二)存在问题

1. 需要在特色化建设上提高深层次的内涵建设。安康是农业区,具有独特的富硒环境,富硒食品是支柱产业之一,用于加工的农副产品主要是茶叶、魔芋、肉类等,在培养学生上针对性的特色还不够明显,与相应的企业合作的实质内容较少。

2. 需要加大教学资源建设。随着食品专业的发展,师资队伍相对不足,师生比达不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要求。专业教师的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应引进食品工程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博士。

3. 需要进一步加大和完善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步伐和内容。食品专业建设时间较短,教学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如教学中应用能力培养有欠缺、没有自编教材等。实验室建设仅能满足本科教学的基本需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还不够强。实践教学基地的质量、数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4. 毕业生社会需求较大,但就业后待遇不高,是制约专业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因素。

二、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本专业生源基本是在陕西省内,就业主要也是在本省。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让人单位的调查,食品专业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待遇不高。从工作岗位上来看,食品检验需要量最大,其次是品控和营销。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踏实肯干,技能熟练。这就要求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做相应的调整。

三、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专业建设思路

1. 坚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目标,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建立健全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力争早日获得认证。

2. 在人才培养上,根据用人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改进培养和教学方式,强化应用能力,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确定专业基础,注重实践,加强应用能力培养。

3. 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整体优化的方针,通过引进和在职提高两条线提高教师水平,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和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引进行业专家进课堂,强化专业师资力量,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二)建设目标

1. 学生规模。年均招生50人,在校生规模200人左右。

2. 培养质量。通过强化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使学生的英语46级通过率大幅提高,其中4级通过率提高到70%。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二级考试达到90%。考研率达到20%。就业率超过90%

3. 专业方向及特色。进一步落实食品专业的定位,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系统化的专业发展模式。专业发展方向定位进一步显现,即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多学科交叉及理工结合为特色、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有较大作为为目的,使专业整体水平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培养的学生在富硒食品、果蔬制品加工、动物食品加工、果蔬保鲜、食品成分分析等方面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4. 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实践,进一步总结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在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进行完善。主要解决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问题,促进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

5. 教材建设。主编或参编教材1-3部,校内自编教材1-3部。其中校内自编教材主要从食品专业导论、食品研究案例分析、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等着手。

6. 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人才引进,在职提高、外聘兼职的人才策略,通过引进、外派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有计划的安排相关教师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交流,引进博士3-4名。

7. 实验室建设。在现有专业实验室基础上,细化食品工艺实验室(分为粮油食品、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充实食品分析检测实验室、食品工程实验室、食品化学实验室,逐步新建食品贮藏实验室、食品物性实验室、食品包装实验室、食品机械实验室、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食品功能评价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实验室。

8.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内基地建设力争建成校内实习工厂(对外可称中试基地)。在现有校外基地基础上,增加粮油加工、焙烤食品、果蔬加工类实习基地3-6个,以能够完全满足本专业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

9. 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校级一流专业基础上,力争进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行列,并在精品课程、教研项目等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上取得1-2项突破。

四、专业建设措施及成效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积极引进和鼓励在职提高,提升教师学历和水平,优化教师结构。根据现有专业教师状况,外派进修和学术交流,提高教科研能力,引进食品分析、食品工程方向博士3-4名。做好外聘教师人才库建设工作,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2. 加强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结合学校和农生学院的相关政策,鼓励具有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潜力的教师,通过优先申报教科研项目、优先申报职称、优先外出进修培训、优先参加学术会议、优先评先选模、强化听评课工作、强化社会服务的五优先、两强化措施,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带动专业建设。

3.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通过一对一导师制、听评课、公开教学、挂职锻炼、外出进修学习、攻读学位、参与教科研项目等措施,强化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工程。

(二)强化学科专业建设

4.落实与陕西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积极做好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申报联培研究生导师。围绕专业学位申报条件,强化强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科研平台的建设,强化产学研合作,为成功申报积极创造基础条件。

5. 不断凝炼专业特色。结合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不断凝炼以富硒食品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

6.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细化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突出核心课程,凝炼专业特色,强化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7. 加强课程建设。以提高应用能力为重点,通过学科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修改教学大纲,优化课程内容,规范实践教学,配套教学条件建设,健全考核体系,促进资源共享。

8. 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备选教材电子档案,适时自编特色教材,从而形成选用为主、自编为辅、相对稳定、适时更新、特色鲜明的教材建设管理体系。

(三)不断改善教学条件

9. 加强实验室条件的改善与优化。多渠道筹措资金,力争建设经费的持续投入;认真做好新建实验室方案和现有实验室补充建设方案调研论证工作,提高建设资金使用针对性;加强各项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10. 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基地建设模式,通过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平台建设,建成集教学、科研、示范推广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习基地。

11. 进一步做好校外实习基地的优化和规范管理工作。对现有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梳理和优化,对于不能满足实习需求的基地实行淘汰;结合专业发展需要,通过校企合作,遴选和建立新的校外实习基地;创新工作思路,规范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工作。

12. 重视教学质量工程的申报建设。认真筛选和论证,做好重点学科、教研项目、精品课程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和建设,以此带动专业发展。

(四)努力增强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

13. 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加强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的各项建设工作,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充分发挥安康市富硒食品研发中心市级科研平台的作用和功能。使科研平台能为教学提高服务。

14. 重视教科研团队建设。以专业建设和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师教科研方向为依托,以项目申报为引导,加强教科研团队建设,不断凝炼教科研特色,持续提高应用性研究为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科研带动专业建设。

(五)创新学风建设工作

15. 促进学风建设。配合农生学院和学生管理,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学风建设思路。通过教育树学风、教风正学风、管理促学风、活动造学风的各项措施,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风氛围。

16. 做实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心,配合学风建设,从学习、做人、做事、交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职业精神、就业、择业、创业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明确阶段学习目标,促进学风上台阶。

五、保障措施

1. 经费保障。在正常办学经费之外,积极组织申报各类专业建设经费,以及寻求学校和社会支持,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2. 组织保障。在学校和农生学院领导下,以专业建设带头人和系主任为核心,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落实责任制,加强专业建设。

3. 政策和激励措施。充分利用学校和农生学院的分配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对在专业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建议学校和农生学院在分配政策上给予倾斜,并在各类有关的表彰中优先推荐。

执笔人:朱新鹏

审核人:王  

食品与茶学系  

2018928

关闭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安康大道中段安康学院江北校区

联系电话:0915-3358006

传真:0915-3358006 

E- mail:42872719@qq.com

  • 官方微信公众号
  • 筑梦农生
  •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